道是很玄妙,但不代表不能体悟,老子的《道德经》通篇在看起来是在讲道,实际上讲的就是自然,自然就是道的表现形式,古代很多人修行都去深山老林,不是为了躲避世间的纷扰,而是更好地和自然接通,在天地万物,在自然中,体会花开花谢,体会道的内涵和外延。
老子的《道德经》核心在于自然,这和老子的职业有关,老子是典史官,也就是图书管理员,他很有可能见到了上古先王治国的宝典,在《黄帝内经》里面也讲到了上古真人的养生之道。
有人说,《道德经》是战国后期的作品,跟《黄帝内经》一样是假托老子所作,这种说法,有道理,但是我更倾向于《道德经》是老子总结先王治理国家的道和德的总结,我们现在传世的道德经是有后代人的观点补充进来的。
回到这本经书本身,他告诉我们,懂得了自然,也就进入了道的玄妙的大门。要说自然之道,这就要说到《道德经》了。
罗大伦博士讲《道德经》有个观点就是一定要区分天之道和圣人之道,只有把这两个道区分清楚了,才能理解《道德经》说的是什么。
老子的《道德经》是写给领导者和统治基层的治国宝典,这是罗博士的观点,按照这个思想,我们可以把《道德经》分为《道经》和《德经》两个部分,就比较容易理解道道德经了。
道家的核心思想是,“以道为尊”,“敬畏天地”,这是首先要求统治者敬天畏地,用一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威慑统治者的行为,规范统治者的执政理念和手段,使统治者达到少私少欲,放下身段服务于国家人民。
这个神秘的力量就是“道”,儒家称之为“天道”,我觉得称为“天地之道”,天地之道也就是自然万物的力量,这个意思也符合道家思想,道家思想的核心就是自然,道家虽然认为冥冥之中有个神秘的力量在主宰万有,但是这个神秘的力量是自然,可见道家是唯物论者,这和西方认为这一切的主宰是上帝不一样。
圣人效仿“天地之道”,为统治者制定“为君为官之道”,我们看《道德经》里面《道经》的部分讲的是“天地之道”,《德经》部分讲的是领导者之道,《道德经》合起来就是统治者应该遵守执行的天地人之道,天地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才”,所以老子才会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地人“三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构成要素,实际上,三才的正确顺序应该为“天,人,地”,人上顶苍天,下踏黄土,这就要求做人要站得直,行得正,顶天立地,一心为公,才不愧为天地栽培的万物之灵,天地人三才最早是为领导者所说的,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中国文化核心的东西,他要求中国人应该顶天立地,无愧于天地良心,也就是孟子说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正气。”
也就是老子在《道德经》里面讲的是两个道,一个是“天地之道”,一个是“君之道”,老子把统治者之道称为“德”,统治者依照天地之道实行领导应有的“德”行教化。老子开篇就说了“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实际上我们看老子开篇说的圣人无为之道,这里我们看老子是赞叹上古时期“尧舜”圣王的禅让制度,在老子《道德经》里面,老子提出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状态,就是人人自治,国家只是起到教化的作用,不需要国防何军队,从老子建立的理想社会我们可以看出端倪,这个社会和儒家的“大同盛世”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我们知道历史上孔夫子是向老子请教过的,并且老子说他,悟道了,因此孔老夫子有可能是传承的老子的思想。
上面我们说了,《道德经》是讲了两个道,一个是天地之道,一个是人之道,把这个问题想明白了,就掌握了一把解读《道德经》的钥匙,有了钥匙,要找到《道德经》的宝藏,还需要一张藏宝图,有了藏宝图何钥匙我们才能找到宝藏,这张藏宝图就在《中庸》里面。
老子《道德经》五千言通篇都在讲道,那么道到底是什么?首先我们要明白,老子是反对给“道”下定义的。“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这两句话出自帛书甲乙本的《道德经》开头,的两句话,和通行本的开头看起来,有些相同,不同的是多了一个也字,通行本是常字,这里面换成了恒字,有人说,这两句话和通行本的意思是一样的,也表示的是语气助词,没有实际意义,那么在古稳中,“常”和“恒”也是可以通用的,这两句话的意思和流行版本的差别不大,既然是语气助词,用一个就可以,帛书本用两个不仅仅是强调的意思,用两个语气助词,这个句子的结构就改变了。
这是一个宾语前置的句式,也就是我们讲的倒桩句式,这两句话,还原成正常的语序是“道也,可道,道非恒也,”,“名也,可名,名非,恒也。”这样还原过来,意思就是完全不一样了。
这两句话话的意思是“可以言说的道,这个可以言说的道并不是永恒的大道”,“道可以用来命名,这个可以用来命名的道的名字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了。”,老子是反对给“道”下定义的,老子虽然反对给“道”下定义,也就是命名,但是老子认为道是存在的,这也就是说,“道”可以遵照执行,执行,人们可以用它,但是不要执着于道,也就是不执著于这些形名。
这个方法也就是古人在《三字经》讲的研读经典的方法,“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训诂法是贯彻研究解读经典的始终,也是古人严格遵循研读经典的古法,这是讲到一个解读解读经典的方法,这个不在细说,除了研究经典的方法,还要读历史和注解,最好还是回到原文,研读《道德经》,我觉得还是应该选择帛书本比较好一点。
那么好,说到底道到底什么意思,个人有个人的看法,《周易》认为“道”就是宇宙万有的本源,哲学家认为是本体,马克思哲学称为规律,孔夫子认为是“圣和仁”,孟子认为仁义是道,曾子也就是曾参认为忠恕是道,佛家认为佛性是道,道是诸法实相,实相也是空相。这个个人有个人的解释,头头是道,无有一处不是道。
道是什么,道是自然,自然是万物,天地参赞化育万物,不居功自傲,落实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就是生活,就是要我们为人处世一切顺其自然,不娇柔,不造作,不刻意为之。所以,道在哪里,道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离开了生活哪里还有道可寻呢。
道是假名,就是老子为了方便我们后学学习遵照执行,而假立的名相,我们应该用他们来指导我们的为人处世,但是不要执着他。
也有前人把道分成了两个道,一个是天道,一个是人道天之道在生植,其用在强弱;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刘梦得文集·天论上》),刘梦得先生的观点可以说为我们提供了一把解读《道德经》的钥匙,这部经分为《道经》和《德经》,也就是说这部经上半部讲的是“天之道“,下本部讲的是“人之道,也就是圣人模仿效法天之道制定的圣贤君子之道,业就是古人读书要追求的三个境界,圣贤君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地运行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那么什么是天之道。
天之道,既神秘又不神秘,如果你把它认为是神秘未知的领域他就神秘,你认为他不神秘,就不神秘。实际上,天之道有三个方面的基本内涵!
首先,我们要明白天之道的“体”,也就是它的“本体”是“心物一元”,也就是说这个世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个整体是永恒的不变的,但是他又是时刻变化的,唯一不变的是变化。
为什么天之道的本体是不变的,因为宇宙万有的本源,它的运行法则是恒常不变的,法则虽然不会变,但是依照本体的起用是不断变化的。
宇宙万物,森罗万象,依据这个本体发生的现象是不断变化的,我们要做的就是以不变来应万变。
我们的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阅历的增长,知识的增加而不断变化,这个变化取决于我们周边的环境,还是取决于我们的内心呢,老子认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孟子说过,“学问之道,求其放心而已。”我们的知识文化日益增加,我们的道德品质日益减少或者减损,这能说得通吗?如果我们的道德品质日益减损,如何达到清静无为,返璞归真的大道无形的境界呢。
实际上,老子这段话的意思是我们的学问要做加法,我们修学悟道要做减法,把内心的贪婪,恐惧,欲望,随着学问的不断增加而不断的减少,减少又减少,最后战胜了贪婪恐惧和欲望,达到清静无为的状态,这算得上是道德学问成就了。
那么,圣人和一般人的区别在哪里,圣人面对外面环境不为所动,《论语》里面记载孔子的学生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能够坚持不为外镜动摇的人,不断给自己做减法,与此同时,他的道德学问不断增加,心越来越安定,道理慢慢的清楚明白了,所以,大学里面讲“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可见,君子合其德,求其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无始无终,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我们掌握了天之道的内涵和外延,然后效仿天之道的准则为人处世,才是圣贤君子应该有的做人之道。
一窥《道德经》的面目,我们从此进入了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道”的神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