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有一位思想家惠子,与庄子是朋友。惠子是逻辑学家,他很有学问,人们说他“学富五车”——今天中国人常用这个成语形容有学问的人。惠子的学问再大,怎么有本事写出装满五车的书?原来,当时的书不是写在纸上,而是刻在竹简上的。
人类发明了文字,有了文字就要书写。中国自古以来,发明了许多种书写的方式:有刻在龟甲上的,那是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有铸在青铜器上的,那是金文;有锲刻在石头上的,那叫碑文;也有刻在竹简上的;还有写在布帛上的。
龟甲上的锲刻,石头上的雕写,都很不容易,写成了不易携带,也不易传播。铸造在青铜器上的金文或写在布帛上的帛书,都太昂贵。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人类发明了纸。
人们都知道蔡伦造纸,实际上,在东汉蔡伦大规模造纸之前,中国人就已经发明了造纸术,20世纪在中国各地出土的许多西汉时期的古纸片,可以证明这一点。这并非否定蔡伦造纸之功,而是说蔡伦的造纸术并非是突然之间的发明,它有一个技术积累的过程。西汉时期出土的植物纤维纸,是蔡伦造纸的前身。蔡伦扩大了造纸原料的范围,破布、鱼网、树皮、麻头等都可以造纸,其中树皮造纸更是他的发明。他的造纸工艺更为精细,造纸术到他这里,摆脱了纺织品附庸的地位——此前都是利用纺织之后抛弃的副产品来造纸的,蔡伦将造纸发展为一种独立的工艺。
东汉末年,蔡伦的造纸术被广泛运用,到了公元3至5世纪的两晋时期,人们利用纸张写字,并由此发展出写在纸上的书法艺术。同时,利用纸来作画。到了后来造纸技术日渐提高,一些特殊的纸张也诞生了,如对中国书法和绘画影响深远的宣纸。
中国的造纸术先后传到了越南、朝鲜、日本。公元7世纪左右,又传到了印度。造纸术还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传到了西亚、欧洲。在公元10世纪前后,阿拉伯国家出现了大量的造纸工厂。欧洲的造纸业大致从公元12世纪才开始,在这之前,欧洲人主要使用羊皮等来书写,据说书写一本《圣经》,需要三百多张羊皮,可见其昂贵程度。造纸业的兴盛,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