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先生的《帝国的终结》,就是他对于中国历史的一种解读方式,或者说是对于中华帝国从形成、发展到终结的历史的一种独特理解。读者诸君如果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便不难发现,他对于“封建”本意的理解,对于“天下为公”的“公天下”的理解,都有一些独到的看法,显现了对历史与现实的睿智与敏感。”——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樊树志。
易中天以幽默风趣,引人入胜的文字总结了2000多年帝国的历史与王朝的更替规律,作了一次全面深刻的剖析,其洞见可谓入木三分,一针见血。读完使人酣畅淋漓,收获颇丰。本人以为:易中天的作品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读他的作品别有洞天!
个人认为,帝国从萌芽到发展再到成熟,最后走向终结,总的原因是幕后永远都由社会生产力这只无形的手推动。这是主线,是客观事实。
帝国制度的核心是帝王,核心利益是帝王及其帝王代理人的利益。帝国制度的种种表现,诸如改革、集权、贪腐、繁荣、衰败、行政管理、战争、思想等,都是制度的设计者、帝王对于帝国、人民、国家的各种情怀的表达,都有强烈的个性化,家族、阶级利益化和价值观念化的特征,都是帝国处理矛盾和制造矛盾相互交错的产物。
君权和相权是一组矛盾,中央和地方是一组矛盾,道德和制度是一组矛盾,社会安定和落后的思想是一组矛盾,激进和保守是一组矛盾,清廉和“礼节”是一组矛盾,上有政策和下有对策是一组矛盾……帝国的本身就是矛盾。帝国的兴亡是就是矛盾解决的好或坏的历史,帝国的终结就是帝国的矛盾体的终结。谁是帝国的终结者?是帝国自身。因为不管帝国如何的灿烂辉煌、苦难深重,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帝国不是全世界。
帝国一去不复返,帝国值得思考。向中国的先贤致敬,给钱穆先生、易中天先生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