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斯给人一种感觉,似乎一个诗意的瞬间比整部电影更重要,或反过来说,一部电影可能可以凝结在某个诗意的瞬间之中,如同《随风而逝》中引用的同名小诗:哎,我的小小一个夜,风与树上的叶子有约,我这一夜都在担忧凋零。”
慢慢发现,我喜欢的几个导演,侯孝贤,贾樟柯,是枝裕和,当然还有阿巴斯,其实都有不错的文字功底,或者更准确的说,有人性的温厚和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敏锐观察,才能形成这样的文字吧。其实对于丰富和美好的灵魂来说,文字总是有局限性的,它难以准确表达人的丰富性和深度,幸好还有电影语言,在看他们的电影时,一般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在一种十分生活化的舒缓的长镜头里,观众介入了自己合理的想象,带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悟,共同参与了作品的再创造,让一部由导演的感悟出发的作品,因为触动了观影者的感悟而得以延展放大并升华。全然不同于教材的诗化的语言,处处体现出阿巴斯对电影乃至生活透彻的理解,他不仅是优秀的表达者,也是顶级的观察者,谦逊质朴,慈悲真诚。
“好电影来自最简单、最细微的瞬间。用新鲜的眼光来看每日的庸常生活,看看它们其实多么让人着迷。作为电影人,我们的工作是观察、回忆,然后在银幕上呈现。你观察得越好,越专注地见证世界,你的作品就会越好。如果你有迫不及待要讲的故事,利用这个机会讲给别人听。”
书中多次引用波斯著名诗人鲁米,可以看出阿巴斯是一个非常热爱诗歌,喜欢抽象地表达生活的人,他的电影也大都是模糊的,开放式的,需要观众参与解读的。
我每次和朋友聊电影,聊想法,总是倾向于建构一个清晰的世界,万物能够定义命名,有明确的秩序和边界,大部分时候,阅读和观影的快感来源于对于所处的世界有了更丰富深刻的认知。
有一个朋友则完全不同,读书看电影毫不在乎具体的事物,追求的是感受,不同事物的边界被打破,融合在一起,从心所欲,追求一种诗歌般的直觉。她也是最爱阿巴斯电影的,为了阿巴斯特意去伊朗待了一个月,看完本书之后完全能理解她和导演心灵的契合。
人生本就是复杂而混沌的,诗与情感,很多时候比思考更接近电影和生活的本真。
以后观影,可以不必局限,但一定要有好的辨别力,尽量不看热闹的商业片,看一些对自己的心灵有触动作品,生命太短暂,不能浪费时间在垃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