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曹操的理想不过是冬夏读书,春秋骑射,在大汉当个征西将军就知足了。然而朝政黑暗,奸佞弄权,继而天下大乱,群雄纷争,为安天下,或是不甘寂寞,曹操在乡里招募部曲,割据一方,挟天子以令诸侯,渐次削平北方群雄。麾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固一世之雄也,然而在赤壁一战,折戟沉沙,终未一统天下,难免遗恨。他文韬武略,求贤若渴,豪迈恢宏,毕竟在青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贩履织席小儿,半辈子流离于诸侯之间,寄人篱下,惶惶乎如丧家之犬。然而他百折不挠,自强不息,雄心壮志始终未改,满腔热忱从未冷却,礼贤下士,重情重义,与关张情同手足,三顾诸葛于茅庐,大敌压境也要携民渡江,善于识人用人,率庞统、法正、赵云、黄忠、魏延诸谋士武将打荆州、攻益州、收汉中,三分天下有其一。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紫髯碧眼,天生异象,继父兄余烈,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孙权真正做到了。不管曹操几次三番举大军南下,还是刘备几乎倾全国之力东征,他都能很好地审时度势,集思广益,调兵遣将,屡屡使江东化险为夷。亲射虎,看孙郎。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躬耕隆中的诸葛亮不过想做一隐士,怎奈刘豫州用情至深,几度相邀,这才出山投身匡扶汉室的大业中。倘若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的战略能够一直执行,关二爷不大意失荆州,蜀先主不意气用事征吴,或许隆中之策便可实现。然而历史不容假设,遗憾才是常态,直到白帝托孤,大汉丞相诸葛亮七擒孟获、六出祁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大丈夫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在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汉末三国历史大舞台上,贤君明主、智士名将悉数登场,斗智斗勇,纵横捭阖,至情至性,或仁或义,以有限的生命绽放无限的光芒,真可谓热闹非凡,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