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闲话中国人》
直到读到最后一章,才算是明白易老以闲话写正书,说的都是我们日常的方方面面,说是正经事,也都是正经事,但是真要说出来,还得闲着说。
本书主要从饮食、服饰、面子、人情、婚恋、友谊、闲话等九个章节展开,具体来看,内容遍及我们生活的衣食住行和人情世故。无一都体现着中国人的行为习惯,中国人缺少独立人格,以家庭为基本单元,可能这就是中国文化,其中优劣不可一概而论,但是易老深入浅出的分析和举例,让我鉴别到了自身根植于文化基因中的缺点,比如说面子,中国人好面子,我也不例外,要面子而发奋图强不可怕,就怕死要面子活受罪;再说说闲话,我也有这毛病,说闲话不要紧,甚至动不动就开车也还行,就怕说闲话上瘾,把闲话当成一项幽默的本事,忽略了自身实力的提升,容易哗众取宠。
先说饮食,确实是民以食为天,最近出差去了中国的杭州、山东、河南、重庆、厦门,每个地方的饮食都有不同的特色,尽管我不是吃货,也不可能喜欢每个地方的地方美食,但还是惊叹于中国人致力于对吃的研究。所以任何时候聊食物,讲食物,讲渊源都算是一门知识,尤其是饭桌上,“这个菜是来源于……,通过几道工序,先……,再……”这样一说,宾客难免佩服有加,而且确实感受到主人待客用心,诚意之至。再说婚恋,就说当前自有恋爱的大环境下,总还是有着一群热心肠的亲戚操持着媒人的大任,据说一见到相亲对象,基本上就确定了你在亲朋好友中心目中的地位,这是一种文化现象,帮助了许多人,但也为难了更多人。
总之,很闲适的一本小书,并不算深刻,解释了一些以前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事情,因为文化基因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以前只看到客观规律,易老还讲解了背后逻辑,言辞又没有鲁迅那般激烈,可能也就不如那般发人深省,但是是在客观的讲述,还得自己有是非之心,且敢于醒悟。
总体评价:3星(5星满分)豆瓣评分7.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