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敦煌,满是敬意和向往。曾经不止一次的做好攻略和准备要出发去看敦煌壁画,去寻找北,却又一次一次搁浅。现在的敦煌对于我来说,是一个信仰仅次于西藏的地方。
带着向往翻开本书,原是想了解一下敦煌,却不料被樊锦诗先生一生守护敦煌的事迹以及为保护敦煌莫高窟所做的贡献感动到。
樊锦诗,被誉为“敦煌的女儿”真的是实至名归。
她出生在书香门第,是成长于上海的大家闺秀。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但最终却选择一生守在敦煌,守在莫高,同她的成长环境天差地别。
然而,风风雨雨的一生,她却都用来守护敦煌,忍受着各种艰苦的环境和骨肉分离之痛。
这本书不是写樊锦诗先生个人的丰功伟绩,也不是用来讴歌她对保护敦煌壁画做出的贡献和付出。
这本书仅仅是从一个“敦煌的女儿”的角度,向我们阐述在保护敦煌壁画方面做出的努力,并呼吁号召大家一起保护自然环境。文化遗产面临着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也会逐渐自然衰老。在樊锦诗先生等人的努力下,保护理念逐渐从“抢救性保护”到“预防性保护”转变也最大限度地阻止了壁画病害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
在敦煌的保护过程中,樊锦诗还利用最先进的数字化技术保存壁画,令其图像和信息永远的保存下来,实现“数字敦煌”,这不仅是有利于保护,减轻了洞窟的压力,也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传播。
所有这些技术方面的突破和努力,都不愧为“敦煌的女儿”。
“历史是脆弱的,因为她被写在了纸上,画在了墙上;历史又是坚强的,因为总有一批人愿意守护历史的真实,希望她永不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