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从改变的可能性和生物局限性出发,以确凿的事实告诉我们什么能改变,什么不能改变。
明确这点才是真正改变的开始,如此方能利用我们宝贵的时间去改变可以改变、值得改变的东西,而接受那些不能改变的东西,生活就会少一些自责,多一些自信。
如果你是个“自我提升”的狂热者,阅读此书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学会对自己少一点“苛责”,多一丝“包容”。
01改变自己,提升自己
这个话题已是老生常谈了,这也是人类的生存本能之一——为了更好适应社会,生存下来,而不被淘汰。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社会中崇尚自我的程度水涨船高,我们相信自我能够改变,也有足够能力去改变。
我们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选择,感受着喜悦和痛苦,不断追求效率、自尊、自信等最大化。
可以说,经济的增长滋生了个人的幻想,赋予了自我越来越大的权利,自我控制的欲望愈加强烈,而这养成了一个“最大的自我”,或可称为“新自我”。
“新自我”相信自己能改变和完善自己,这个信心足以让我们心想事成。此时,一门生意也逐渐登场。
于是,想改变太多,但能改变得太少,便开始充斥大部分人的思想,焦虑便油然而生。
但要知道,你越相信“人定胜天”,最后落空的可能性也就越大,随之而来的失落感也就越强。
02你真的能改变所有么?
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生活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有些是在个人能力范围内,可以改变的,但总有些问题是尽管你做了许多努力,也改变不了的。
一些表面的问题能够很容易被改变,但一些深层的问题则不那么容易被动摇,即问题能被改变的程度与问题的深度有关,越深越不容易被改变。
问题深度有三个层面:生物、证据和力量。
1. 生物层面
深度的生物层面是进化而来的,即这些问题是早已准备好,甚至是天生的,代表的是基因上的问题,是遗传的。
因此,若问题是以生物学为基础,是早已准备好或遗传的,则很难被改变;若只是一种习惯,一种认知状态,则相对容易改变一些。
2. 证据层面
证据层面包括支持的证据和不支持的证据。潜藏在问题底下的信念越容易被证实,即支持的证据越容易被找到,就越难被改变。
因此,我们需要找到那些相反、不支持的证据,但要注意的是,我们通常很容易找到那些支持我们信念或假设的证据,而忽略那些相反的信息。
3. 力量层面
力量层面指的是问题底下的信念的力量,类似于理论的解释程度。
当一个理论的解释程度低,即只适用几个孤立的现象时,它的解释程度就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