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花费了我75个小时才读完的。可以讲,它颠覆了我多年来对《西游记》的印象。小时候,了解《西游记》主要有三个途径:动画影片、连环画以及语文课本,诸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计盗紫金铃》、《真假美猴王》等一串儿故事组成了"童年西游记"。那个时候,不知道什么《西游记》、吴承恩,只知道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斗魔降怪,只知道唐僧爱念紧箍咒儿;最崇拜无所不能的孙悟空与他的七十二般变化。孙悟空的英雄形象深深印刻在童年记忆里。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唐僧、牛魔王、哪叱三太子等一个个鲜活鲜活的形象让童年时光不再寂寞,多了些生趣与色彩。 今天,真正完整地读了一遍《西游记》,却发现呈现在面前的已不再是絮絮叨叨的唐僧、勇往直前的孙悟空、贪小好色的猪八戒、憨厚朴实的沙和尚,以及他们降伏妖魔,西天取经的故事,而是吴承恩老先生的人生。
首先,说吴老先生是文学大师是不为过的。
《西游记》为读者所创造的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取经故事已无需赘述它们的精彩。吴老先生在小说中展现的文学天赋已足以让我们惊叹。但凡人物出场亮相,每每路遇仙山盛景,老先生总喜欢以古体诗歌形式描写一番,且格律严谨,意象开阔,刻画生动传神,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特色。下面是唐僧在天竺国欣赏条屏上题写的关于春夏秋冬诗作,以及唐僧和诗的内容,吴老古体诗歌水平由此可窥一斑。原文这样表述的: 屏上画着春夏秋冬四景,皆有题咏,皆是翰林名士之诗:《春景诗》曰:“周天一气转洪钧,大地熙熙万象新。桃李争妍花烂熳,燕来画栋迭香尘。”《夏景诗》曰:“熏风拂拂思迟迟,宫院榴葵映日辉。玉笛音调惊午梦,芰荷香散到庭帏。”《秋景诗》曰:“金井梧桐一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燕知社日辞巢去,雁折芦花过别乡。”《冬景诗》曰:“天雨飞云暗淡寒,朔风吹雪积千山。深宫自有红炉暖,报道梅开玉满栏。” 长老欣然不辞,举笔而和。下面是唐僧的和诗。和《春景诗》曰:“日暖冰消大地钧,御园花卉又更新。和风膏雨民沾泽,海晏河清绝俗尘。” 和《夏景诗》曰:“斗指南方白昼迟,槐云榴火斗光辉。黄鹂紫燕啼宫柳,巧转双声入绛帏。” 和《秋景诗》曰:“香飘橘绿与橙黄,松柏青青喜降霜。篱菊半开攒锦绣,笙歌韵彻水云乡。” 和《冬景诗》曰:“瑞雪初晴气寒,奇峰巧石玉团山。炉烧兽炭煨酥酪,袖手高歌倚翠栏。”
其次,吴承恩老先生写《西游记》来宣扬佛教文化应是主要目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