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名医别录》)
【别名】胡蒜、葫、独蒜、独头蒜等。
【来源】为百合科(Liliaceae)葱属植物蒜Allium sativum L.的新鲜或干燥鳞茎。
【资源概述】葱属(Allium)植物全世界约有500种,分布于北半球。中国有110种,本属现供药用者约13种。本种原产于亚洲西部或欧洲,现全世界均广泛种植。
【产地、生境与分布】原产自亚洲西部或欧洲。世界上已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我国南北普遍栽培。
【历史沿革考】汉代时大蒜被引入中国,其药用之名始载于《名医别录》。
【鉴别方法】
性状鉴别:鳞茎呈类球形,直径3~6cm,由6~10个小鳞茎着生在扁平木质鳞茎盘上抱合而成,外包1~3层白色或淡紫红色膜质鳞叶,中央有干缩的花葶残基,基部有多数黄白色须根。小鳞茎瓣状长卵圆形,顶端略尖,背面略隆起,外被膜质鳞叶,内为白色肥厚的肉质鳞叶,横断面随处可见黄色油点。气特异,味辛辣。以个大、肥厚、味辛辣刺激的为佳。
【验方与药膳】
(1)治感冒方:大蒜头15g,葱白15g,生姜15g,水煎温服。可治感冒。
(2)治小儿白秃疮:凡头上团团然白色,以蒜擦白处。可治小儿白秃疮。
(3)治肾虚方:去皮大蒜50g,羊肉200g切块,加水用文火炖熟,加食盐调味后食用。可用于治肾虚阳痿、腰膝冷痛。
(4)治哮喘病方:紫皮大蒜60g,捣烂如泥后,放入红糖90g,再加适量水熬成膏,每日早晚各服1汤匙。可治哮喘病。
(5)治淋巴结核方:去皮大蒜头90g,鸭蛋2个,加水适量同煮,鸭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饮汤食蛋,每日2~3次。可治疗初期颈淋巴结核。
(6)大蒜粥:紫皮大蒜30g,白及粉5g,粳米60g。将大蒜去皮,放沸水锅中煮1分钟后捞出。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煮蒜水中,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熬煮,将蒜重新放入粥里,煮熟即成。结核病患者,还要在大蒜粥里加白及粉,同煮成粥。适用于肺结核、急慢性痢疾、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症。